查看更多资讯

使用浏览器打开

白话说财经之羊群效应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荷马金融

2017-07-07 17:30:26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市场中总是充满着古怪的疯狂行为。1987年10月——当时,道琼斯指数1天内跌幅超过20%。那个“黑色星期一”的古怪之处在于,股市的下跌是如此迅速,却又如此短暂——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它只是20年牛市漫长征程中的短暂一瞬。
 
这就难怪,我们每到这种时候只能认为这是 “动物精神”在作怪。否则,我们还能怎么解释这种疯狂的购买与绝望的崩盘呢?英国《金融时报》的托尼·杰克逊最近非常清晰地阐释了这种公认的道理:“这里奉行的是博傻理论。这一理论的论断是,即使你完全清楚某物已经估价过高你还是会继续购买它。为什么?因为这个物品的价格仍在上升。等时机合适时,你会找到一个更大的傻瓜来接手。当然,一旦曲终人散,你自己就成了那个最大的傻瓜。”
 
这种市场情绪引出一个问题。经济学是对理性行为的研究,无法轻易解释“博傻理论”。据此,一些经济学家拓宽了他们的研究科目,开始发展一门名叫“行为经济学”的学科。在这个理论中,允许人们犯错误。这一理论领域最有名的研究者包括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安德烈•施莱费尔(Andrei Schleifer)和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后者是当今最有名的行为经济学家,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的股价毫无意义。
 
不过,传统经济学理论并没错——至少,股市崩盘现象并不违背传统经济学理论。在一个有效市场中,理性投资者们应该会不时制造一些疯狂动荡的局面。事实上,投资者越聪明,这种情况就越有可能发生。其中的基本原理是,仿效市场中的其他人士,这种做法并无任何不合理之处。请记住,股票的真实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的利润。然而,无人知道其真实价值何在。聪明的投资者应意识到,其他聪明的投资者可能了解一些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如果他们不考虑其他人拥有的非公开信息,他们就会作出糟糕的决定,而他们只能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才能明白其中的信息。
 
假设一位理性投资者正考虑购买某公司的一些股票。如果她看到该公司的股票正在上涨,那么,这意味着其他投资者认为这是一只优质股。他应该随大流(即羊群效应),这样做是非常理性的。羊群通常会因为一个好的理由跑到一起。 如果许多其他投资者也处于类似的情况,那么就会出现一波抢购这个公司股票的理性狂潮。
 
反之,如果没有人追随那些早期的购买者,那么市场中所有人就得出一些完全不同且非常惊人的信息:早期购买者是外行,几乎没有人认同他们的乐观评价。接下来,这支股票就会遭遇暴跌,一种理性的暴跌。这种理论没有在更广泛的世界里流行开来。多数人更乐意接受更为简单的解释:投资者就是傻瓜。布洛和克伦佩雷尔没有证明投资者是理性的,但他们确实证明,由于理性的投资者会观察其他投资者的行为,结果就是匪夷所思的价格下跌和冲高会不时出现。因此,如果市场在某天下挫20%,这可能将是个非常合理的解释。
 
在日常的消费中,羊群效应也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人,特别是女性喜欢与同性朋友一起结伴购物,因为同性朋友之间的眼光更接近,购物也更加有乐趣。不过,在选择购物的伙伴时,最好挑一些与自己的消费能力同层次的朋友,反之,与消费能力高于自己或低于自己的伙伴一起购物,都会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情不自禁地做出不符合自己消费习惯的非理性行为。 在消费的过程中,伙伴的示范作用也会对你的消费产生不小的刺激。年轻人的收入虽然差不多,但是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比如作为单身的可以过上无忧消费的“月光族”生活,而已经建立家庭的却要应对房贷和生活中的柴米油盐。
 
因此尽管名义收入相当,两种人可以供支配的收入却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他们消费能力的不同。对于普通人来说,爱攀比、好面子、趋同是社会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小毛小病”,从个人的心理层面出发也很难简单地克服这样的问题,因此要想避免非理性消费的产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与“羊群效应”绝缘,尽量选择与自己的消费能力相当的伙伴和朋友共同购物,而避免与消费能力高于或是低于自己的人一起搭伴而行,以消除非理性购物对自己经济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