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CRS(《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落地后,一场针对非居民金融账户的尽调摸底,已经在我国银行业大规模有序铺开。
据了解,中信银行、宁波银行等上市银行已经从总行层面成立工作小组,协调包括运营部、国际业务部、托管部、电子银行部、法律合规部、信息技术部、公司部、零售部、信用卡中心等多个相关部门推进摸排账户信息的工作。
另外,包括工农中建、中信在内的十余家银行,已对公众刊出公告,要求存量非居民客户(即于今年7月1日前在银行开立过存款账户、银行卡、国债等的客户),从柜面或手机银行等签署税收居民身份声明文件。
针对不同客群,摸排步调不一:对高净值客户的排查要急一些,金融机构被要求在今年12月31日前将金融账户加总余额(截至六月末)超过百万美元的个人账户信息全面摸清。而对不足百万美元的低净值客户,时限则涉到明年12月末。
非居民中的高净值群体如何定义?
非居民,依管理办法所言,就是中国税收居民以外的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但不包括政府机构、国际组织、中央银行、金融机构或者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的公司及其关联机构。
这里需要注意,税收居民身份并非依简单依据国籍来定,而是按照各国国内法律,由于住所、成立地、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或者其他类似的标准而进行的税法层面的税收身份界定。
按照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以及实施条例等的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365日,临时离境的,不扣减日数。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的个人,属于税法意义上的居民纳税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均要依规全面履行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
你受到中国版CRS的影响了吗?
《管理办法》规定,从2017年7月1日起,个人和机构在金融机构新开立账户,包括在商业银行开立存款账户、在保险公司购买商业保险,需按照金融机构要求在开户申请书或《税收居民身份声明文件》里声明其税收居民身份。
由于在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个人和机构绝大部分为中国税收居民,填写声明文件时仅需勾选“中国税收居民”即可。所以,《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中国税收居民几乎没有影响。
为何CRS在高净值人群中泛起波澜?
照前文看下来,CRS的涵盖范围好像并不比我们想象中的大,CRS的推出对普通工薪阶层而言没有任何影响。粗略地看,大多数高净值人群也都是中国税收居民,并不受尽调的影响,但为何还是在高净值人群中泛起波澜?因为有海外账户。
原因在于,其他国家也在推动各自版本的CRS。举例来说,我国公民A先生在法国某金融机构开有一个金融账户,在法国就会被认为是非居民金融账户,该账户信息就会经由法国金融机构报送至法国税务机关,然后交由我国税务机关,由我国税务机关识别这位A先生是否已为该账户资产报税,如果没有则要进行追缴。简言之,中国版CRS出台,意味着中国税收居民的海内外账户将会更加透明化,通过海外账户避税的可能性会进一步降低。中国版CRS的推出目的是“信息交换”,说白了,互助互惠,彼此帮彼此查漏补缺。
通过交换信息的方式,一旦你持有海外金融账户;你持股一定比例(目前规定为25%)的公司拥有海外金融账户;你买了海外保险或者年金;你是信托的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保护人或其他实际控制权人(信托安排一向具有保护当事人身份私密性的作用,信托的安排未必能完全规避CRS下的信息披露)……只要满足以上任一情况,就算你是中国籍,你的信息就都会被参与国报送回来给我国。
所以,即使“非居民”的范围小,但我国可以通过CRS信息互换,把自己国家居民,尤其是高净值居民的账户情况牢牢掌握在手中。所以,受到严格监控的金融账户主体的范围很广。
再给富人们一个暴击,专业律所人士提示,在避税地建立壳公司持有金融账户、将账户余额或净值拆分至100万美元之下、取得他国护照等形式,长远来看都不可能完全规避CRS信息交换——你的信息都会被换回来,时间问题而已。
CRS如何排查是富人账户?
银行人员表示,此前监管要求采集境内银行卡在境外实体和网络特约商户发生的单笔等值1000元人民币以上的消费交易,这是比较自动化的采集,信息的漏采率很小,“你们每天在境外消费,会产生交易数据,我们后台会实时复查,然后由运营部或国际业务部等部门对数据进行筛选,再把数据移送到风险、合规、或信息科技部门,他们进行报送。因为是单向采集,而且现在自动化程度高,是很成熟的运作。”
但现在搜集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银行接触到的信息其实是有限的。为什么?因为声明文件和税务信息其实是客户自己在填,银行能够监控的只有客户存款和名下账户,如果要复查客户的税务信息,银行要先取得客户的授权;如果客户不授权,那么这些信息无法保证真实。
例如建行个人非居民身份声明,除了姓名、年龄、现居地、出生地等基础信息外,最重要的,非居民要填报税收居民国(或地区),以及纳税人识别号。
这就不是一个自动化采集信息的过程。当然我相信利用大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复核进程将来肯定能实现,这需要所有的信息联动。
来源:券商中国、凤凰财经、一点财富